VR頭顯真的需要到180Hz嗎?
一、電腦、手機屏幕的刷新率提高已成趨勢
人眼像一臺極其敏銳的攝影機,可以捕捉畫面中非常細微的變化。近些年人類一直追求各類屏幕能夠呈現更加逼近真實環境的畫面,不管是從清晰度、尼特亮度、屏幕色域還是刷新率等各個方面。電腦和手機屏幕的刷新率都在提升,高達360Hz的電腦電競屏,120Hz的手機屏幕,推出后都會掀起熱潮,高刷新率屏幕儼然成為一種趨勢。
二、VR為什么需要高刷新率
(一)大牛看法:VR屏幕應當具備高刷新率
VR作為繼電腦和手機之后的下一塊屏幕,技術尚未到達成熟階段,仍在不斷提升“硬實力”。2017年,Valve團隊接受采訪時,創始人Gabe Newell 談到下一代VR頭顯應當具備200Hz刷新率。無獨有偶,在2017年,頂級賽車游戲開發者、Polyphony Digital總裁 山內一典先生認為“雙眼8K分辨率、200Hz才算VR硬件的及格”。
(左:Gabe Newell 右:山內一典)
(二)研究印證:高刷新率帶來更舒適的體驗
有研究表明,90-120Hz到160-180Hz的提升,人眼可以明顯察覺,超過250Hz后,人眼對刷新率提升的敏感程度將逐步遞減。目前,市面上大部分VR頭顯刷新率在72-90Hz,保持基本畫面流暢,但碰到譬如FPS、賽車游戲時,快速的頭部/視野轉動可能導致畫面模糊或者出現畫面撕裂,分散玩家注意力也會影響戰績。而高刷新率使得畫面更加平滑,在高速位移下減少畫面延遲、重影。
三、高刷新率具體怎么帶來舒適體驗
(一)畫面更新更加及時
而現在,200Hz的高刷新率VR頭顯離我們并不遙遠。小派科技在今年1月的CES上展出的“5K Super”VR頭顯恰恰就是主打高刷新率,它的刷新率最高可以達到180Hz,與90Hz相比意味著每秒能夠多出90幅畫面,提升了動態畫面的流暢性和連貫性,更接近人眼所見的真實世界,這也是許多用戶表示用過了高刷新率屏幕就回不去的原因。
(二)體驗時減少眩暈
另一方面,高刷新率還能有效緩解眩暈感。體驗VR產生眩暈感的原因是你的眼睛在VR中接收到的畫面與你的身體在平衡和空間方向上的感覺相比發生了延遲。這其中大部分的延時是由于刷新率不足導致。因為延遲時長為刷新率的倒數,可以發現,在90Hz的刷新率下,這部分的延時為11.1ms,當刷新率為180Hz的時候,延時減少了一半僅5.6ms,可以有效緩解用戶在佩戴VR頭顯帶來的眩暈感。
(圖:不同刷新率下屏幕的延時)
四、從商業角度,刷新率提升的必然性
當然,用戶最終能夠享受到的刷新率,實際上由三方因素共同決定:一是顯示內容本身的幀率,二是VR設備的算力和內存等,三是屏幕刷新率。VR的爆款3A級大作《Half-Life:Alyx》的發布也表現了VR內容朝著愈發精良的畫質方向發展,而由諸如NVIDA、AMD為代表的芯片設計及顯卡研發公司,也在不斷強化設備硬件的性能,可以說,隨著軟硬件性能的提升,VR屏幕的高刷新率也將是未來的必備參數之一。
五、測試用戶的實際體驗怎么樣
體驗過小派5K Super的用戶表示180Hz的疾速刷新率使得高速運動物體的位移更新更及時,甚至可以更快獲取敵方移動的反饋,幫助他們在游戲競技中奪取先機。
在測試過程中,用戶也找到了一些在高刷新率下體驗效果明顯提升的游戲。例如,FPS游戲:《Pavlov》、運動類游戲《Eleven Table Tennis》、專業難度的《Beat Saber》(擊劍速度超快,能夠明顯看出90Hz與180Hz畫面的差別)或是賽車游戲等。而在飛行模擬這類休閑體驗類游戲中,高刷新率卻沒有帶來很明顯的區別。
最后友情提示,高刷新率對于想要提高戰績的玩家來說是錦上添花,而不能逆改天命。另外要小心使用,畢竟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吶~
原文來自映維網:https://yivian.com/news/74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