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VR教育的市場分析
虛擬現實在傳統教育中的應用已經屢見不鮮,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科技工具,VR技術已逐漸被諸多教育機構嘗試應用在實際教學中。VR提供的沉浸式體驗提供了更大的理解空間,讓學生置身其中感知知識。VR+教育滿足高難度、高成本的教學實踐操作需求。虛擬現實之于教育就像黑板、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一樣,是一種基于傳統,超越傳統的教學方法。
2000年前教學依靠口授,200年前有了黑板,20年前才有了多媒體教室,現在多媒體教室已經非常普及了??茖W證明,人在聽到的時候,大腦可以吸收10%的信息量;看到的時候,大腦可以吸收20%的信息量;經歷之后,大腦可以吸收高達90%的信息量。這就是虛擬現實在教育中應用的價值所在。
VR教育在中國得益于國家政策的扶植和資本的青睞,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據不完全統計,VR教育相關國家政策共計5個;VR教育公司融資金額達到七千萬元以上;2018年前10個月,VR教育招投標成交項目105個,總額超過一億元。
這五個政策均為推動VR/AR在教育教育中的運用而發布,推動的具體方式包括鼓勵建設開發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師教育課程資源、積極采用AR/VR等數字化教學培訓方式、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及VR實驗實訓平臺建設等。
從下方列出的政策中可以看出2018年制定的VR相關教育政策數量有明顯增加,可見國家對于VR教育的發展愈發重視與迫切。這些政策是VR教育平臺、設備以及內容的助推器,得以更快速地研發和落地。
2018年10月,教育部印發《關于實施卓越教師培養計劃2.0的意見》,該計劃中明確指出要推動人工智能、智慧學習環境等新技術與教師教育課程全方位融合,充分利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和混合現實等,建設開發一批交互性、情境化的教師教育課程資源。
2018年9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發展數字經濟穩定并擴大就業的指導意見》,該意見指出要創新人才培養培訓方式。大力發展“互聯網+”教學和技能培訓,積極采用移動技術、互聯網、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人機互動等數字化教學培訓手段,推廣微課程、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線直播等新型教學培訓模式。
2018年4月,教育部等五部門印發《教師教育振興行動計劃(2018—2022年)》,該“行動計劃”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推進教師教育信息化教學服務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動以自主、合作、探究為主要特征的教學方式變革。
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點》,該工作要點根據《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的總體部署,明確指出要啟動基于VR的實驗實訓平臺建設,完成互聯網+智慧教育示范基地建設。
2016年9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印發《智能硬件產業創新發展轉向行動(2016-2018年)》,該文件指出支持智能硬件企業面向教育需求,在遠程教育、智能教室、虛擬課堂、在線學習等領域應用智能硬件技術,提升教育智能化水平。
據不完全統計,自2016年至今,涌向VR教育的資本達到7000萬元以上。VR教育領域融資集中在去年,今年有明顯減少的趨勢,不過這與整個VR市場趨于冷靜與理智有很大的關系。
日前,賽迪顧問發布了《2018中國VR/AR產業投融資白皮書》,做出了中國VR/AR投融資整體回歸理性、投融資輪次向后期過渡等八大重要趨勢研判。其中一大趨勢即:國內VR/AR投融資整體將依舊理性,以蟄伏、謹慎為主。值得一提的是該白皮書還指出企業級應用加速爆發,教育等市場潛力巨大。
2016年9月,國內VR教育公司微視酷獲中國華融1100萬Pre-A輪投資。微視酷自主研發了具有國家獨立知識產權和專利的‘IES沉浸式教學系統’,是一個相當于VR教育領域的Windows或Android的‘教育指揮控制系統’平臺,在這一系統基礎上開發的微視酷VR課堂,滿足老師拿起VR就能教、學生既能聽講又能自主學習的上課需求。
這一教育指揮控制系統集無線同步、空間定位、人機交互、大數據管理、注意力管控五大技術于一體,通過VR技術將優質教程虛擬現實化、智能化和可操控化,讓學生零時空超現實感受課程,實現全方位感知的沉浸式學習。在微視酷VR課堂上,老師只需要一臺平板電腦便可一鍵操控200個學生終端VR設備,實現任何場景切換。
2017年6月,蘇州貝利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融資2000萬,主要用于VR教育研發與已開發VR游戲項目《捕魚發燒友》的推廣。蘇州貝利爾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新三板公司貝克諾斯控股子公司,主要研發銷售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混合現實(MR)等游戲動漫,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業務。
貝克諾斯創始人、總經理余天華表示,與以往的硬件模式不同,內容稀缺成為制約VR發展的重要因素。國內在VR教育,VR醫療領域產品很稀缺,據高盛集團VR分析預測在2025年VR教育產值有望達到7億美元。與硬件相比,VR內容領域更多,這也是貝利爾為何要布局VR游戲與教育的原因所在。
2017年5月,VR教育內容公司格如靈獲得千萬級 Pre-A 輪融資,此輪融資由中路資本領投、優格資本及奮毅資本跟投,具體金額及投后估值尚未透露。格如靈從2016年開始切入教育信息化的賽道。據了解是因為他們看到在財政對教育每年2000 億的投入中,35% 都是用在信息化建設上的。
作為一家在教育領域做 VR 內容的公司,格如靈在經過 6 個月的研發后,擁有了三條業務線:面向 K12 的系列性產品、面向中職、高職學校的個性化解決方案、以及進入不同內容場景(比如圖書館、海洋館)的體驗點式產品,其中 K12 是核心業務。
2017年9月,國內VR教育企業微視酷獲3000萬A輪融資,領投方為北京金科君創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華融等公司跟投,此輪融資過后市場估值達1.7億元。
微視酷創立于2015年,因研發出全球首個VR教育應用管理系統——IES沉浸式教育軟件系統而受到業內矚目。該系統由IEM沉浸式教育管理平臺、IEL沉浸式教育課件和IEC沉浸式教育云端三個軟件系統集合而成,具有教學指揮、教學監控、人機交互、大數據傳輸四大功能。
微視酷以IES沉浸式教育軟件系統為核心技術已在全國幾十所學校開設了VR課堂,開課節數已經占到全國VR開課總數的80%以上。VR教育市場仍處于早期階段,但已呈現了良好的增長情況,未來幾年來自中國和海外的政府及機構還將會繼續對這個市場進行投入。目前國內的教育市場規模龐大,對利用新技術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有著強烈訴求。
微視酷CEO楊威曾表示:“中國VR教育市場正在快速增長。2016年,政府公辦學校VR教育項目總值為6億元。2017年,這一數字翻了一番,達到12億。預計2018年將再翻一番,達到24億元左右。”龐大的市場代表著更多的商機,在VR網對2018年公開招標的VR項目進行統計時發現,截至2018年10月31日,在所有已成交的128個VR招標項目中,VR教育項目共計105個,占比高達82%,金額總計超過一億元。
在這105個成交的VR教育招標項目內容主要分為VR實訓室、實訓系統搭建以及VR設備采購。省市主要集中在山東、北京、河南、福建、天津、湖南,這四個省市的VR教育招標項目都在十個以上,此外進行VR教育項目公開招投標的省市還有湖南、四川、云南、江蘇、吉林、廣東等。從學校類型上來看,進行VR項目招標的學校大部分為職業技術院校,如天津市電子信息高級技術學校、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南京財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天津濱海職業學院等等。
因為從目前諸多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VR更適合用于自然科學工程、語言文化、人文歷史學科教育,比如自然科學中的生物、物理、化學,工藝加工、工程技術、飛行駕駛此類基礎學科,還有一些可視化的歷史、人文,語言學習、文化敘述等,凡是可視化的學科都可以用VR來呈現。相反,一些抽象的概念,如邏輯學或數學中代數相關概念,則較難用VR表現。
原文來自電子發燒友:http://www.elecfans.com/vr/963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