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利用AR/VR輔助宇宙探索,構建3D星圖可視化
除了游戲或娛樂之外,VR和AR正在逐步在其他領域發現屬于自己的價值用例。例如,NASA正在將其用于科學和工程應用,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
科學家一直以來都是通過傳統的工具,分散的數據庫,甚至是紙和鉛筆來研究星系中恒星的天文數量,他們很難充分利用強大的多功能模式識別引擎:人腦。
多年來,NASA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工程師湯姆·格魯布(Tom Grubb)一直認為VR和AR是探索和處理這類數據的重要工具,而他的團隊日前提出了采用所述技術進行研究的首篇論文。
格魯布及其同事使用VR環境查看了一個充滿活力的恒星附近,并且提出了一個新穎的分類。能夠直觀地觀察恒星在三維空間中的路徑和位置將可以為科學研究提供關鍵的見解。
天文學家馬克·庫奇納(Marc Kuchner)在一篇NASA博文中指出:“天文館正在上傳他們可以使用的所有數據庫,并帶領人們穿梭宇宙。我不會在辦公室里建造一個天文館,但我可以戴上頭顯然后身臨其境。”
格魯布和團隊開發了一系列能夠將天文數據庫和工程工作帶到虛擬現實的軟件項目。就如同重工業正在學習如何將VR和AR整合至安全、維護和培訓程序中一樣,NASA同樣在工程和跨空間協作中研究所述技術的價值。
其中包括建立用于查看和操作數據的基本工具。
格魯布解釋道:“硬件有了,支持有了,但相關軟件,以及有關如何與虛擬世界進行交互的約定都有所滯后。你沒有諸如捏合和縮放之類的簡單約定,也沒有鼠標右鍵或左鍵單擊時的類似工作方式。”
但是,一旦你可以在虛擬環境中查看3D星圖或探測器內部的表示,你就能夠發現新的機會。
他進一步說道:“我們將處于同一環境中,當我們指向或操縱環境中的元素時,他們將能夠看到具體的效果。你仍然必須構建模型,但在移至物理模型之前,你可以進行大量迭代。對于普通人來說,談論電纜布線并不是一件討人喜歡的事情,但對于工程師來說,能夠在虛擬環境中做到這一點并知道你需要多少電纜以及布線的樣式,這令人感到非常興奮。”
這項研究依然在進行之中,而描述團隊首次天文學結果的論文應該很快發表。當然,他們所做的工作通常會對外公布,比如說他們用來查看恒星和激光雷達數據的PointCloudsVR工具。有興趣的用戶可以訪問GitHub頁面。來自映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