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競爭中占據主導地位
生成人工智能(GenAI)正成為21世紀的一項變革性技術創新,必將重塑經濟和社會并改變全球權力格局。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發布了一份“專利態勢報告——生成人工智能”,這是該組織首份追蹤GenAI領域專利申請的報告。
WIPO報告顯示,2014年至2023年期間,涉及GenAI的專利家族超過54000個,自2017年以來,專利申請數量增長了8倍。深度學習的突破推動了這些進步,尤其是大型語言模型(LLM)、生成對抗網絡(GAN)的激增,以及各國和各企業為充分利用GenAI技術潛力而展開的全球競爭。
從全球技術競爭的角度來看,由中國、美國和韓國等國家引領的GenAI革命不僅僅是創新和經濟增長的問題。隨著各國和企業投入大量資源開發人工智能技術,其影響已不僅限于經濟。這項技術將影響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包括軍事能力和國家安全、全球貿易和國際關系。
WIPO報告強調了GenAI相關發明的驚人增長。報告研究的所有GenAI專利中,超過25%是在2023年提交的,而中國是這一領域的領頭羊。2014年至2023年間,中國積累了令人印象深刻的38000個GenAI,超過了所有其他國家的總和。這種壓倒性的優勢不僅限于科技巨頭,還包括中國科學院等國家支持的研究機構(安全與新興技術中心的另一份報告的主題,題為“推動中國創新:中國科學院及其在中國科技生態系統中的作用”)。
相比之下,傳統上在人工智能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美國在同一時期提交了6000多項GenAI專利,數量雖然不多,但遠遠落后。盡管美國仍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人工智能研究機構和公司所在地,但中國積極的專利申請表明了其成為人工智能創新全球領導者的戰略決心。
原文來自https://www.93913.com/107304.html